如何起草讲话稿 ——全省检察机关办公室工作培训心得 (办公室 王曼霖) 今年9月10日至14日,十分荣幸参加了湖南省检察机关办公室(新闻办公室)工作培训班,此次培训课程丰富、形式多样、保障到位,不仅帮助我开阔眼界、捋清思路,而且磨砺了心性、提升了本领,也更加看清与优秀同行之间的差距所在。经过前段时间培训,今天我主要想分享的是讲话稿的写作。 一、领导讲话稿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作为一种综合性文稿,领导讲话稿仍属于行政机关公文范畴,但又与其他法定公文有所区别,他涉及面广、灵活性强,是最难写好的公文之一。讲话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讲话稿是人们在特定场合发表讲话的文稿;狭义的讲话稿即一般所说的领导讲话稿,是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表带有宣传、指示、总结性质讲话的文稿,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 从内容上讲,讲话稿有导向性、指导性、总结性等区分,依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3大类。 (一)会议类讲话稿。指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表的对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包括成绩、经验、缺点等进行归纳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重点、措施等进行研究部署的讲话稿。要求态度鲜明,目的明确,内容单一,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语气坚定,针对性强,号召力大,简洁明快。 (二)宣传类讲话稿。指出于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目的,在非会议场合的讲话稿。 (三)礼仪类讲话稿。即出于感谢、答谢、慰问、庆贺等目的,在各种非会议仪式、场合的讲话稿。 二、接到写稿任务要如何做 (一)必须要弄清领导意图。一要吃透上级文件要求摸清领导意图。在接到写稿任务时,及时与领导沟通,了解领导的想法和要求,想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需要写的是那种类型的文稿?是哪个文件要求的,如果是文件要求的,就需要找到文件认真研读,理解文件要求、理解上级精神。通过研究会议的主题、内容和出席会议人员的身份,把握领导意图。看一看开的什么会,研究解决什么问题,才知道领导要讲什么话。只有对领导的要求和文件精神、要求全部理解掌握透彻,明白讲话想要达到的目的、效果等,根据要求来写,才能写出让领导满意的稿子。二要沟通交流摸清领导意图。为领导写讲话稿不同于自己写文章,自己满意就行。领导讲话要反映领导意图,即反映领导结合本地实际贯彻上级精神的想法和思路。必须让领导满意和认可,稿子才可通过,领导不满意,就要返工。不管是检察长、分管领导还是部门负责人,经常都会汇报工作,都需要写好相应的汇报材料,提供给参会领导去汇报,大家写的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汇报工作所产生的效果和争取到的支持。如何了解领导意图呢?一靠当面谈,就是在写稿之前请领导谈观点,谈思路,谈意见。领导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有时谈一次不行,可以多谈几次。领导讲话虽然由一个人去讲,但代表的是单位集体,有些重要讲话需要整个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二靠平时接触、观察,揣摸领导的意图,与领导相处的时间长了,对领导的观点思路,要讲什么话,摸得比较清楚,写起稿子就比较得心应手。 (二)必须要分清场和身份角色。一是分清场合。任何一篇领导讲话稿,你在写作之前,至少首先要明确这篇讲话稿要用在什么场合,比如是用在工作会上的总结报告,或者是心得体会发言。毕竟不同的场合,对讲话稿所要表现出来的语气以及表达方式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二是分清领导身份角色。写讲话稿,应先搞清楚讲话者的身份,是主要领导还是副职领导,是分管领导还是部门负责人。领导的身份不同,讲话稿的内容、角度、口气应有所不同。要与领导的身份相适应,哪一级、哪一个岗位的领导,就讲哪个级别、哪个岗位的话,不能“有失身份”;同一个会议、同一项工作,正职与副职角度和用语都不一样。如果一个会议既有领导讲话,又有业务部门同志讲话,讲话内容要有明确分工。领导是管宏观的,应站在全局的高度,侧重于讲形势、讲认识、讲大政方针。业务部门是管微观的,应多讲业务问题和具体的方式、方法问题。三是撰稿人员要转变角色。作为撰稿人员,为领导起草讲话稿时,要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在写时,您就是领导,就暂时把自己的角色放在一边,要进入“领导角色”,因为这讲话稿不是写给自己的,而是写给领导的,所以对于讲话稿的写作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毕竟你写的东西要能代表领导的水平,所谓”身在兵位,谋在帅位”就是这个道理。 (三)必须要把握时间。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求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以往那种一个人滔滔不绝讲几个小时的场景好像比较少见了,因此,一般给领导写讲话稿,也必须要在明确场合的基础上,再明确一下发言的时间,比如活动致辞,一般就控制在700字-1000字左右,而一些重要工作会议的总结发言可以写到2000-3000字。这个是字数控制方面,可以根据相应时间长短控制你的材料字数(一般按照每分钟200字计算时长),具体字数也可以根据领导的要求来写。 (四)必须要突出重点。一篇高质量的领导讲话稿应该是怎样的?一般领导喜欢的讲话稿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那就是重点突出。虽然突出重点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这背后其实也附带了你整篇稿子的谋篇布局和结构安排,以及每一部分内容的条理和思路等,最后汇集在一起,就能很明显的看出你所要表达的重点,当领导读出来的时候,听众也可以明确听清楚领导想要表达的重点。 三、如何建立自己的材料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好讲话稿,写作素材库是必不可少的。 (一)建立上级精神素材库。要了解上级各种最新精神,明确上级精神总体上讲什么,重点是什么,当前做什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等,做到贯彻上级精神全面不变形,体现上级政策规定具体不走样;要储备观点,积累一些当前各级战略性的思想、观点、固定的表达、精华表述,做到有备无患,需则用之。 (二)建立本级情况素材库。一般来说,领导都比较重视思考研究如何把上级精神与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提出创造性的工作思路、措施办法,体现本地特色。领导讲话稿只有注重反映基层的问题、普遍关注的热点,听者才能感兴趣。这就要求起草人员全面掌握本级情况:一要掌握本级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及思考的重大问题等。二要掌握基层的热点信息,要有意识多收集各类最新计划、总结、工作报告等材料,包括一些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案事例及重要思想观点;三要将所有与工作有关的文件、信息、简报等材料,分门别类收集下来、积累起来。 (三)建立外地工作经验素材库。从大的方面来说,全国各地开展的工作都是按党中央、最高检的部署进行的,都有固定的模式,可以说,工作方法、工作经验“大同小异”。因此,要充分利用报刊、互联网、工作网等载体,从党建、业务各条线工作等方面收集与本单位情况相似地方的一般做法、特色做法,从而拓展写作思路。 (四)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多积累与写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名家名言、典型例子、数据数字、古今中外精辟议论、思想观点。一些词语成语要常读、常看,对一些重要文件、讲话的关键段落要能够背诵,作为形成文稿观点和综合分析的依据,或直接引证所用。 (五)建立随时收集素材的好习惯。一是领导平时开会讲话的时候,甚至是跟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关于某些工作的描述或者要求,你可以记录下来,作为发言稿写作的素材,这样,以后你写到这项工作的时候,这些素材就可以配上用场了。二是对照所写稿子要求,找相关人员、部门提供你所需要的文字、数据等素材。 四、公文材料写作的“诀窍” (一)模仿范文融会创新。每位初学者学写讲话稿都要经历一个模仿过程。如何模仿,模仿什么。一是模仿写作方法。模仿本单位“自己前任”、互联网上“各地同行”的写作方法,弄清领导偏爱的风格是点面结合、叙议结合,还是事实论述、开门见山,在叙述、议论和说明等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侧重。二是模仿文章结构。“前任”写作的讲话稿经过多次修改之后,文章结构得到领导认可,形成了多种固定模式。除了弄清总体结构之外,还要弄清每一小段采取的是并列式、总分式,还是对照式、递进式,这样自己“依葫芦画瓢”就可以模仿出来。三是模仿语言风格。就是去“适应领导”的特点,了解其思维特征、性格特点、语言习惯,特别是要通过学习“前任”文章,掌握现任领导的语言风格,从而体现领导个性、展示领导风采。在模仿过程中还需注意三点:一是要“敢写”。为领导写讲话稿挑战与机遇并存,要相信自己“不笨”,敢于走出第一步。二是不怕“丢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放下“面子”,将自己初稿和领导修改稿反复对比反思,不断总结提高;对于一些集体改稿的机会,更不能放过。三是不能“照抄”。不能只是照搬他人作品的语言形式,而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赋以新意;尤其要注意创新,把他人作品融化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二)要学会“抄”。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虽然“抄”这个字看起来有些不文雅,但其实,很多经常写材料的老笔杆子们,往往都懂得“抄”之道,当然这种抄并非是将别人的讲话稿全篇拿来为我所用,而是抄别人文章的结构,抄别人的标题排版、经典语句等,并非是全文照抄照搬。也就是说,讲话稿的形式你可以想办法去抄,毕竟这样可以节约你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是自己写的”干货”。 (三)学会”排兵布阵”。大家都知道打仗的时候需要调兵遣将排兵布阵,那么给领导写讲话稿也好,或者在单位写其他文字材料也罢,一般在结构上尤其需要用心,为什么呢?因为一篇材料的结构就好比一个人的骨架,能不能支撑起你的躯体就需要这骨架搭配合理有序,同样的道理,一篇文字材料或者讲话稿能不能”立”起来,首先就是要看你的结构能不能撑起来这篇讲话稿。 (四)提炼亮眼标题。写好标题,文章就成功了一大半,在材料中恰当使用小标题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增强文章主旨的显明性,使其突出醒目;它可以增强文章的层次性,使其条理清楚;它可以增强文章的易读性,使其易于阅读。 一般来讲,什么样的文章结构取决于我们代言的领导的职务职级。起草单位正职讲话要求站位要高,要从大处着眼,站在全局的高度谋篇,重点讲意义、提要求;起草单位副职的讲话要求下笔要实,要从具体入手,重点讲如何干,怎么干。总的原则不板不乱,感就是不死板,不杂乱。即纲目清楚,思路贯通;层次清晰,段落完整;衔接紧密,符合逻辑;开头明快,结尾有力。以上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一点内容,若有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结束语: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用心做。不能把写作当成完成任务,要当成是自己的每一次作品创作。用心去写的文章一定是赋有生命的文章,也是有灵魂的文章,也是最能打动读者和听众的文章,写的过程是辛苦的,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希望大家都今天能够有所启发,谢谢大家!
|
ICP号:(湘ICP备14009748号)|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检察院
GMT+8, 2025-2-5 15:39 , Processed in 0.0247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yiwang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