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沅·动力” 守“未”花开 ——沅江市人民检察院“沅·动力”未检工作品牌创建纪实
近两年来,沅江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履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精心打造“沅·动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深化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综合履职,探索形成“3+3+N”工作模式,以司法保护主动融入“五大保护”。先后荣获全省检察机关“利剑护蕾·2023”专项行动先进集体、湖南省“巾帼文明岗”、湖南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一、“三大团队”聚力,打造品牌特色 深入践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宣讲团队、志愿者团队、媒体团队同向发力,提高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亮度,用光影演绎法治故事,用宣讲普及法律知识,用爱心凝聚法治温度。 (一)聘优配齐宣讲团队,发挥“沅·动力” 成立专业化宣讲团队,选聘36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积极推行“名师”培养计划,结合“沅·动力”讲师培训课程,重点向教师队伍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通过集体备课、小范围试课、交流授课经验等,共同提升宣讲能力。定制“学生预防版”“教师强调版”“家长教育版”等普法“菜单”,精心打磨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普法课件,开设《向校园暴力Say NO》《如何防范“大灰狼”》《做守法的“小先锋”》等10余部法治课程。切实加强团队交流和信息共享,不断优化课件水平,形成“交流-创新-优化”的良性循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性侵害》两堂法治课获评湖南省“百堂精品法治课”。 (三)择优配好志愿团队,充实“沅·动力” 链接社会力量充实普法队伍,组建“检察官+N”的志愿者团队。整合团市委、民政、妇联、关工委、爱心公益企业等普法资源,吸纳20余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作为有力支持,在专项普法中采用“双师同堂”形式,打造“检察普法+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的普法模式,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分别参与校园普法24次、30次。吸纳95名中小学生成立“雏燕小分队”,对小讲解员开展培训,引导未成年人从普法受教者变为普法宣传员,以“生传生”模式辅助讲解,带动身边同学和家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与“沅江市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协作,由社工作为主讲人开设“法治周末”课堂,在各社区、乡镇主动讲法,共同营造浓厚学法讲法氛围。 (三)选优配强媒体团队,增强“沅·动力” 挑选22名政治理论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检察干警组建媒体团队,以创新思维、独特视角、创优产品为宗旨,坚持独立策划、拍摄、制作新媒体产品。推出精品未检普法视频6个、普法作品100余件、典型案例15个。依托“沅江检察”微信平台,开设“沅·动力”专题栏目,分设“沅检动态、沅检说案、普法课堂”三个版块,不定期推送优秀普法作品、经典案例、法治情景剧等,30余篇新闻宣传报道被《检察日报》《湖南法治报》等媒体推广,1篇“利剑护蕾”工作经验材料被《湖南检察情况反映》采发,2名同志入选省检察新闻宣传人才库。 二、“三个层面”发力,强化品牌建设 秉承“一个不漏”的态度,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发力,加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深度,不断推进“检、校、家”共育,促推社会联动,共筑宣传堡垒。 (一)倾注爱心,培育“校园之花” 坚守校园前沿阵地,摸底分析本地青少年犯罪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分类施教,量身定制普法套餐。针对低幼年级学生群体,通过趣味法治课、主题绘画比赛、《未成年人自我保护三字经》、情景模拟、检察开放日等形式,开展预防性侵害、校园暴力等主题法治宣讲60余场次。针对初高年级学生群体,通过打造校园法治文化长廊、开设校园法治广播、参与拍摄普法微视频、举办法治知识竞赛等方式,实现常态普法,拉紧犯罪预防“警戒线”,发放宣传手册44700份,开展模拟法庭5场。针对职校学生群体,联合学校共创法治课程,开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预防校园欺凌、远离毒品犯罪等3节专题法治课供职校生选修。法治宣讲覆盖全市86所学校40000余名师生,2堂法治网课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精品网课,播放量达10万次。 (二)定制良方,“家”倍守护成长 盯紧家庭主要阵地,关注未成年人涉案背后“家长监护不力”的痛点、难点问题,综合施策。采取“检察官释法+家庭教育指导+心理疏导”模式,制发《督促监护令》200余份,进行释法说理100余次、家庭教育指导120次、心理疏导67次,建立“121”(孩子一周一汇报+家长两周一座谈+一月一回访)机制,助推家庭教育指导落地生效。打造“女童保护指导中心”,聘任心理咨询师,为被害人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56次。开展亲职教育系列活动,通过青春护航沙龙活动、家庭亲子教育讲座、家庭沟通团体活动,进一步敦促家长身份归位,监护到位,筑牢家庭教育保护防线。 (三)整合资源,厚植“法治沃土” 共筑社会重要阵地,以办案促治理,全方位强化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识和责任。联合公安、法院、司法、教育等未成年人保护成员单位,制定《预防和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关于保护妇女儿童权益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细则》等机制20余项。联合职能部门,在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由浅及深多种形式宣传强制报告制度,畅通强制报告线索通报渠道,通过强制报告立案6件,对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26人予以追责问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统筹推进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综合履职,通过办理刑事案件主动发现公益侵害线索,拓展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领域范围,行政公益诉讼立案30件。办理的诉某街道办事处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湖南妇女儿童权益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整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湖南省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典型案例。 三、“N个因子”着力,彰显品牌效应 持续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着力于精准帮教、综合救助、法治教育等,扩大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广度,构建全方位、多维度、长效化的未成年人保护屏障。 (一)精准帮教质效不断提升 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案例手册—《“沅·动力”讲案例》,组织涉案未成年人参加“学法归航”活动,针对案例手册等知识进行讲解。建立“检察+N”帮教模式,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重点针对被判处非监禁刑、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涉罪未成年人等开展精准帮教。组建“沅未小站”帮教小组微信群,“线上+线下”多措并举帮教感化涉案未成年人。在帮教下,李某某等10人成功考上大学,杨某某等25人重新入学、就业,办理的刘某等10人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案入选湖南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典型案例。 (二)综合救助优势有效发挥 坚持将综合救助贯穿办案全过程,针对被侵害的困难妇女、儿童,积极开展多元帮扶。注重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有效衔接,主动与团市委、民政、妇联、残联、关工委等部门沟通联络,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的宣传力度,对接实施爱心小屋、爱心助学、慈善捐助等帮扶项目,发放救助金20余万元。协调对接教育局、爱心企业等,走访贫困儿童210人,发放慰问金14万元。帮助解决被害人转学、求职等实际困难10件次。 (三)法治教育成效持续彰显 联合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妇联等部门,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纳入普法教育规划。充分利用“三八”妇女维权周、“六一”儿童节、“国际家庭日”等重要节点,在社区、乡镇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和发放普法宣传资料等方式提供“零距离”法律指导和帮助,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投入宣传资金15万,开展多元化、精准化普法活动,实现普法教育常态化、规范化,未成年人保护意识不断提升。
|
ICP号:(湘ICP备14009748号)|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检察院
GMT+8, 2025-4-3 14:46 , Processed in 0.0265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yiwang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